【观点】隔空无线充电时代来临?

段时间,因取消了iPhone 12系列的充电器,苹果被巴西公共消费者保护机构处以约125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为何苹果冒着被处罚的风险也要取消充电器?官方解释是为了环保,但据其供应商称苹果此举一是为了降低成本,二是因为苹果未来将逐步放弃有线充电,采用无线形式进行充电以及传输数据,实现手机无孔化。

无线充电不是新鲜技术,所以各大手机厂家近年来纷纷对充电距离及功率进行了技术迭代。1月小米发布隔空充电视频,2月OPPO联合斯普奥汀发布了隔空充电手机,3月华为曝光了其隔空充电的新专利……这一系列技术突破信息的背后预示着,2021年的C位势必是属于“隔空无线充电”。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大胆预测:内置隔空充电功能或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标配?

 

隔空无线充电的前世今生

无线充电不是一个新技术,但是基于该基础原理进行迭代升级后的远程隔空充电则是一项新技术。1900年1月,尼古拉·特斯拉在纽约启动了“全球无线电力项目”,他希望通过在美国长岛的大型特斯拉线圈作为无线能量发射塔给大西洋对岸提供无线通讯和无线输电服务,虽然最后并未取得成功,但这是人类最早对电能进行隔空传输的尝试。随着后人一步步的推演,证实了无线电力传输是可能的。

区别于有线传输,无线电力传输采用电磁感应、电磁共振和微波三种方式实现。其中电磁感应是将线圈中的电流以电磁波形式进行近距离的电能传输;电磁共振方式则是利用电流通过两个同频率线圈产生的磁场共振实现一定距离的电能传输;微波方式是将电能以微波或激光形式发射到较远的接收设备上通过整流、调制等方式处理后产生电能传输。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无线充电产品大部分采用的是电磁感应,但是要实现更远的无线充电距离,电磁共振和微波更有优势。

 

隔空无线充电时代的启幕

通过检索无线充电技术相关论文近千篇,可以发现无线充电的应用场景主要是电子设备、传感器、电动汽车等领域,无线充电距离覆盖零到数百米,但因电磁辐射超标,远距离无线充电技术的量产和实用化阻碍重重。也就是说,对于隔空无线充电在理论及科研上已经储备了一定的成果,能够通过安规认证,满足市场需求顺利商用的无线充电方案却少之又少。

图片1.png

图示:2017年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院数字所的隔空充电实验

 

难并不代表没人能吃到第一只螃蟹。隔空充电时代还是在今年拉开了序幕:OPPO在2月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展示了与斯普奥汀合作开发的隔空充电卷轴屏手机,让隔空充电不再只停留在概念视频上,迈出了手机隔空充电技术商用的第一步,亦在业界被定义为隔空充电时代来临的标志性事件。

OPPO在无线充电方面的加速布局,也因手机厂家关于充电的竞争格局越发激烈:小米年初官宣了自研的远程隔空充电技术,其采用的是无线射频技术,在18、19年三星与华为已分别申请过相关技术的专利,而苹果也正与Energous进行远程隔空充电技术研发。

与传统充电方式相比,隔空充电技术已最大限度突破了物理瓶颈进行了充电空间上的优化,让部分电子产品的充电方式升级迭代。虽然目前隔空充电在手机方面的应用尚不足以支撑苹果等厂家在短时间内一刀切掉有线充电器,但相信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提升和上下游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未来隔空充电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客服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