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领域,主要分为WPC与Airfuel两大联盟,技术研究方向分为磁感应、磁共振,每个技术研究方向对应应用场景有差别。
磁共振无线充电可以看作是磁感应式的加强版,它需要发射和接收两个共振系统,可分别由感应线圈制成。通过调整发射频率使发射端以某一频率振动,其产生的不是弥漫于各处的普通电磁波,而是一种非辐射磁场,即把电能转换成磁场,在两个线圈间形成一种能量通道。接收端的固有频率与发射端频率相同,因而发生了共振。随着每一次共振,接收端感应器中会有更多的电压产生。经过产生多次共振,感应器表面就会集聚足够的能量,这样接收端在此非辐射磁场中接收能量,从而完成了磁能到电能的转换,实现了电能的无线传输。
磁共振方式相比磁感应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在距离具有更高宽容度,可以支持数厘米至数米的无线充电;并且电磁共振方式还可以同时对多个设备进行充电,并且对设备的位置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使用灵活度在各项技术中居于榜首,未来无线充电的重点发展方向。
我司此前使用的频率是固定6.78MHz,目前已通过研发,将频率段打通,覆盖80kHz~13.56MHz。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对应频率优化,在同等领域中,充电距离,充电自由度,无线充电系统转移效率方面都具有领先优势。
我司自主研发的蕊磁磁共振无线充电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发射模组(发射集成电路、发射天线)和接收模组(接收天线、接收集成电路)。
蕊磁”中远距离隔空无线充电技术,依托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原理,与现阶段市面上广泛采用的“Qi”磁感应无线充电相比,具备更远的充电距离,更自由的充电体验,支持同时一充多等几大特征,真正实现空间范围内自由充电。目前,最远可实现50cm左右的充电距离,加上中继可以达到100cm左右,综合效率最高可达到80%。最典型的是实现了手机端边玩边充的应用场景,以及医疗、军工、智能穿戴等行业的应用。
我司为OPPO的X2021卷轴概念机提供无线充电功能,隔空充电距离最远达15cm,是全球首款具备量产可能、符合国内外安全标准的手机隔空无线充电方案。
下次为大家详解,关于隔空无线充电充电技术的一些技术难点。